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21节
  自然也为宋王朝换取到了无数的良马,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边境安宁。
  然后一直持续到清朝时期,统治者都还能通过茶叶,对边境的政治和经济上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至于作为眼下加快推动这一发展的韩彻,不多久后,便也收到了开始有商行往外藩运输着大量茶叶去售卖的情报。
  出自:《续文献通考》记载:“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
  第150章
  重利
  等到那些商队再将茶叶带到草原上去的时候,他们立即便受到了来自于游牧民族前所未有过的,热情至极的欢迎。
  “你这茶叶怎么卖的?”
  “五百八十文一斤。”商队报价道。
  因着这家商队是第一次试着将茶叶运输到大草原来售卖,自然也就不可能拿多上等的质量,甚至质量还真只能算得上是最普通的。这个价钱,主要是因为时下交通运输造成的困难和路途过于遥远所产生的耗费。
  “……”果然,原本拥堵喧哗的人群,一下子就静默了下来。
  商队被他们的态度弄得心里难免七上八下,其实这价钱再便宜一两百文一斤的话,商队挣也是能挣的,但却有点对不上他们千里迢迢所运输时的那份辛苦,和穿梭大草原时所要面临的风险了。
  “一定要银钱吗?我们拿别的东西与你们交换如何?”就在商队领头者和身边管事的交换眼神,示意要不要主动降低些价钱的时候,这群牧民里终于有人站出来开口了。
  “我们有上等的好羊,羊毛和羊绒也有不少!”
  “牛和马也有……”
  “对,我们拿这些东西跟你们交换,可不可以?”
  “行!”商队领头者闻言后,毫不犹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毕竟以物易物也是商队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常进行的一种交易方式。所以草原上的牛羊马在交换时的作价,也是有一定惯例在的。虽不能每次都做到完全一致,不过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差异不会太大的。
  于是双方很快就谈好了具体的交换比例,商队这边当即也命人把马车上的茶叶绳索油布等解除,好方便牧民们挑选。
  “这个颜色的茶叶,我要换十块!”有人第一眼就看中了上次饮用过的茯茶,不过正经拿来售卖的块头,绝对比当时免费赠送的要大得多。
  “我也要,我也要!”人群很快也炸开了锅,一个个都嚷嚷着要交换。
  “也给我十块!”
  “我要二十块!我家人多!”
  “我家里人也多,我也要交换二十块!”
  “哎,大家不用急,都有呢!一个一个来……”
  商队里的人这会也着实被这群牧民们购买茶叶的疯狂程度所震惊到了,实在是一块完整的茯茶,若是只自家日常饮用的话,能饮用不短时间的。
  他们却不知道,这些游民民族常年食肉饮酪,多困以病。不少牧民也是直到现在方才知晓,只需要饮茶,身体便能得以舒畅。
  这些茶叶还是干的,细心存储的话,能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呢!这便也使得牧民一个个的都大批量购买了起来,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碰见售卖茶叶的商队了。
  最后商队带来的那众多茶叶,在刚抵达的第一个部落这里就被一抢而空。望着交易获取到的大批牛羊马等牲畜,商队众人也是又惊又喜。
  像他们运输茶叶到草原来,能赚取一笔不小的银钱。在这边跟牧民们交易到的牲畜或羊毛、羊绒等,等到运输回去后,还又能再从中赚取一笔不小的银钱。
  然后这一来一去,两笔银钱加到一起,其中的利润简直能被称之为重利。
  最要紧的是,茶叶还如此的受游牧民族的喜爱。
  这支商队在折返回去后,果然便又去主要产茶的地区购置了数量更增多数倍的茶叶,再马不停蹄的又赶去草原深处售卖。
  看出这门巨大生意的,显然也不可能只有这一支商队。就连之前接到过官府邀约,让其在草原各部落免费赠送茶叶的那些商队,也陆续开始试着做起了这门生意。
  这一试做,自然也被这门生意所带来的利润惊喜到。
  于是越来越多的茶叶往西北区域运输而来,很快柏州和平州等西北边境较为繁华的府城,也迎来了许多蕃商在大批量购置茶叶。
  原本就做茶叶买卖生意的商户一看,自然也赶紧跟上。
  这做茶叶买卖的商户多了,而且还都是势力雄厚的大商户,竞争肯定也就变得越来越激烈。
  不过因着茶叶的需求客户众多,且还正处于刚爆发状态中,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市场有限,售卖不出去,赚不到银钱等情况。反倒是茶叶产量这一块,因着过去从未这般空前暴涨过销售,这些商户为了赚取更多的银钱,首先手里得抢得到货品,便使得不少主要产茶区的茶叶价钱节节攀升。
  一时间,各地的茶农们也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西北边境区域的茶叶越来越火爆销售下,京城这边的茶叶市场肯定也无可避免的会受到波动,不过这边的市场主要还是中高端群体。
  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实际上,茶叶对于时下大部分还在追求温饱阶段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又不像游牧民族生活在恶劣到离不开茶的生存环境下,便还属于不必要的奢侈品。
  达官贵人追求的是享受,对茶的质量自然便会讲究,目前京城的茶叶从整体来看,也就只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
  不过中高质量的茶叶往外藩输入,这是迟早的事。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队发现了茶叶在外藩的巨大市场,并陆续加入到这门生意当中去之后,韩彻收到的相关情报也随之越来越多。
  对于所收到的这些情报,韩彻一直也都做到了每天都要尽可能的第一时间查阅完,并且把里面的数据还要再整理出来。
  要知晓韩彻在各州县置备这些快骑和部门的意义,就是要给全国构建出一整个信息体系,好让朝廷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各地的经济和市场动态。
  所以在商队跟外藩和游牧民族进行茶叶交易,赚取大量银钱时,韩彻在京城一面接收这相关的情报信息,一面也非常不得闲。
  除了要处理情报信息,韩彻还要忙不久将要到来的茶马互市的相关事务,以及造出茶树的种植技艺教导手册。
  就像盐引发出去的数量,要根据食盐的产能来决定一样。茶叶互市的交易数量,也得根据茶叶的产能来决定。
  好在的是,韩彻一直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决定做一件事之前,会提前把各方面都做出考虑,以及想出解决应对的办法。
  这种习惯便也导致韩彻如今在官场上,得了一个心机深沉,远非常人所能及的名声。
  尤其是先前那些个说韩彻懂得怎么做官的朝臣或世家大族们,更是没少在背地里这么说他。当初这些人有多信任韩彻,如今就有多提防、畏惧韩彻。
  但这些情况对韩彻来说倒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些大臣和世家大族越是害怕、孤立他,那么皇帝对于韩彻掌控着这么多项重要的使职权利,和来自于各地方官员对韩彻个人的听命服从,容忍度才能这般的高。
  再说回正事,茶马互市里的买卖茶机构的设置地点,又是要依据茶叶重要生产的区域来做设置和展开工作的,对此韩彻还能参考这些商队主要购置的州郡来做择选和设置。
  这些事务一通忙活下来,时间很快就进入到了腊月下旬。
  最近京城的雪下得着实有些大,一些地方的交通运输也因为气候造成路况实在不佳的原因,出现了截断。就连皇帝这边,也取消了这几日的早朝。
  韩彻也因此难得能闲暇了些,不过心情却并未见得变好。
  这是因为在眼瞅着马上就要过年时,前些时日为了躲魏家那些旁支亲戚,而带着魏林一起跑回家来的四娘,这会正耷拉着张脸,收拾东西准备回魏家。
  “怎就会有这般没脸没皮的一群人呢!”柳氏一边帮着四娘收拾着回魏家的东西,一边也感到气不过。
  对于魏林这个女婿本人,柳氏是越来越满意的。
  上无嫡系长辈,才能有四娘自成婚后,这般自由的随时往娘家跑,还能带着丈夫一道来住一段时间。
  柳氏嫁闺女的空虚瞬间就消失了,而这一点,哪怕是齐五郎也是做不到的。
  不过平时怎么住都没什么关系,韩彻又还未成婚,也不存在媳妇不乐意的情况。只这过年到底不同,还需得进行祭拜先祖等事宜,魏林和四娘是必须要回去魏家的。
  这一回去,想也知晓,魏家那群旁支定会登门来。而且还会打着祭拜的理由,让魏林和四娘不仅没办法拒绝,还不得不好生接待。
  韩彻也很看不上魏家的那群旁支,先是才订婚时找上门的求官,再到四娘嫁过去后,时不时的上门哭穷打秋风等行为。
  魏林哪怕年纪和辈分都小,但作为魏家嫡系的唯一血脉,又受朝廷厚待,自然而然便成为了魏家唯一能名正言顺做家主的不二人选。
  于是最恶心又憋屈的来了,魏家这些旁支明明是来打秋风占便宜的,偏偏还要摆出长辈的谱来。若是四娘或魏林摆出家主的身份来拒绝,他们便又哭闹着家主嫡系这支只顾自己舒坦,不顾族人死活。
  以时人对家族的重视程度,魏林和四娘还真不能被传出这样的名声。
  不能再由着这群人了。
  韩彻想了下,便对四娘和魏林说道:“你们先回去,一旦那些旁支找上门来,立即派人到家里来告知。”
  其实他倒也不是没办法收拾魏家那些旁支,就是韩彻这公务太过繁忙,早前一直没能抽出时间。
  “二兄!”四娘瞬间领悟,不由面露喜悦。
  同样告状多了,对这方面格外有经验,还特别会看形势的魏林,这会眼睛也刷的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韩彻在瞧着原本还蔫儿吧唧的小夫妻两个,这会欢欢乐乐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
  第151章
  撑腰
  就在四娘和魏林继续收拾东西时,韩彻又对他们说道:“待过完年,说不定年初你们还要回家来住,东西倒不必全收拾了回去。”
  四娘在娘家住着,肯定是要比在魏家住着舒服许多。听韩彻这么一说,她就立刻拿眼睛去看魏林。魏林这边原本就被魏家那群旁支烦到不行,过年期间还正是他们每年来得最频繁的时段,于是便还赶紧应了下来。
  皇室对魏林在物质生活上,确实也是厚待的。当初四娘和魏林刚订婚,宫中便来了不少的赏赐。之后皇后还又给四娘赏赐了不少金银玉饰等,魏家那么大个宅院里,主家还就只有他们小两口,以至于夫妻两个的日常穿着里面,也能随便找出好些宫中的赏赐。
  韩彻这个时候又还特意让四娘魏林分别留下朝廷赏赐下来的几件贵重,但体量又小的首饰或饰品。
  四娘对韩彻是格外的信任,也非常喜欢在娘家住着,便连疑惑都没升起丝毫,就听话的把东西留了下来。
  等到两人临走时,韩彻还又特意对魏林开口道:“阿林,你既是魏家家主,便该拿出家主的权威。至于魏家那群旁支,不论他们闹出什么,二兄都有办法收拾得了。”
  “二兄,我知晓了。”魏林神色也变了。
  “放心回家吧,有什么事,都有二兄呢!”韩彻又笑了笑,说道。
  “嗯。”魏林应道。
  韩彻之所以特意交待,让魏林拿出家主的权威,是因为他能帮得了一次,也愿意次次都帮,可魏林和四娘是不可能一直住在韩家,便总有韩彻照看不到的时候。
  那么便需要魏林能自己立起来。
  对于魏林,韩彻也相信他是可以的。
  先前一直被魏家那群旁支缠着,也并不是魏林不想,更不是他不敢,而是魏家嫡系就他一人,年纪又幼小。纵使皇室有厚待他,可又哪能样样都看顾得过来?
  况且这还是魏家自家的家事,旁人更不好干涉太多。
  好在如今魏林到底也不同之前,魏林已经成家,还有了韩家和皇家做姻亲。
  时人对于祭祖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年底的这一次。一般情况下,年底祭祖活动也是从二十八到除夕之间,择选哪一日都可以。
  但不管最终选择的是哪一日,在祭祖这天,当地本家的各支系的人都会尽可能的赶到家族的宗祠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