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戏没拍完,剧组先打起来了。
  虽然哪个剧组都不少这样的笑话看,但自家剧组还是算了吧。
  费丙汤安慰王青山:“你别生气,小年轻不知轻重,他这是想把天捅破了,反正掉下石头来高个顶,砸不着他。你放心,我在呢,怎么会叫他得呈?”
  王青山:“我没生气。真没生气。我等着他来问我。”
  费丙汤:“还说没生气。”
  王青山摇摇头:“真没有。这算什么啊?我这么多年看过的冷脸少吗?”
  王青山吃亏在一条,学历和学院。他当时只是普通大学生,还是学的计算机,扛摄像机当导演不是他的本行业。央视改制后,重新审查了各在职人员的学历,王青山就这样被挑出来了,然后就降职了,还要调职,就是说不让他再扛摄像机了,也不用再当导演了,据说是要往闲差上调,毕竟他当时年龄在那里,往上升有点局限性,他也不是很擅长当官的人,那只能往下或平调。
  后来还是他的领导拦住了,不舍得他这个人才,就先让他挂职,然后去读个更好的学历出来,他就重新去北影读了个导演,再回到原职的。
  其实读导演不算什么,就是他上学时学的俄语不行,要重新再学一门语言,英语日语二选一,他就又重新考了个英语四级,考得很辛苦。
  不过这样也只是保住了他的职位,没有调走,后面也没有再往上升。
  都知道他技术高超,但是升职这种事,还是都留给了年轻人,毕竟他们才是日后的中坚力量。
  王青山其实不是很在乎职称或工资这种事,就是石磊的小看,他也不在乎。
  石磊背后说他靠关系抢了导演的位子,又把熟人给拉进来给了主演——指的就是柳苇,他也不在乎。
  但是,假如石磊想在剧组做小动作,给主演下绊子,让她在剧组出丑,最终可能会影响拍出来的效果,那王青山就不能接受了。
  王青山坦白给费丙汤说:“我给他挖过坑了。”
  费丙汤赶紧小声问:“你挖的什么坑?给我说说,我给你助助威。”
  王青山:“我是结束前一周给石磊说的,我看剧务那边是已经准备好了的,他们是按照之前拍戏定好的拍摄计划安排的,在小柳进组的同一天,请了四十个会日语的特出,加了机器,订了盒饭。”
  费丙汤恍然大悟:“哦,这样。”
  王青山的做法是很朴实的:卡报销。
  钱嘛,最好卡。也最能找到问题。
  柳苇从一组到三组,她是主演,她一动,意味着大批花钱的项目从一组跑到了三组,不管人实际上在三组有没有干活,钱是已经安排出去了。
  她的服装、化妆、灯光、道具、后勤生活保障,全跟过去了。
  她自己带着一辆保姆车,但事实上,剧组专属她的车有四辆,分别归服装组、化妆组、道具组、灯光组使用。
  她拍戏用的钢琴、琴谱、钢笔,小到一只发卡,大到一张桌子,都要搬到三组去,不然一组道具封了,三组要用的时候,难道要临时去一组仓库里现翻女主角在一组用过的道具?这也不现实啊。
  她在一组用惯的灯光师知道她的脸部反射光线的所有数据,也不必说到了三组,换另一组灯光师跟她,每回现调吧?现成的人跟过去接着用不就行了?
  除了她自己的车自己加油外,其他剧组配的车,油票要先开出来吧。
  这也只是工作人员的调动,说白了其实只是麻烦点,钱是可以月后结的,反应没那么快。
  但是群演是现结日结的。
  四十个会日语的特出,全都是年轻人,挑在这个时候让她进三组演,就是为了配合大学生的放假时间,为了找到便宜好用的特出。
  哪怕这些特出再便宜,一人一天五六百七八百是要的,人家可不给你月结,都是日结。
  特出们的服装要人专管。
  来回的大巴车,一天两顿饭,这些都是每天都要花出去的钱。
  除了柳苇这个女主角,整个剧组也用不上四十个会日语的特出,他们就是为了拍日本学校的镜头特意安排的。
  她不在三组的时候,整个剧组每天的群演可能都让工作人员凑和了,极少数需要的情况下可能会要一两个特出,也就是演演有台词的同学,那也用不着会日语。
  剧组花钱也不是非要丁是丁卯是卯,不会卡得特别严,但是四十个群演加女主角的全套班底,这不是小钱。
  每周一次会,财务肯定是要发言的,哪个组花了多少钱,肯定要报出来的,不是让你立刻马上解释这钱都用到哪里去了,但这个数字也是值得一听的。
  费丙汤就笑了:“你在财务前面说,后面我来圆。”
  王青山先说女主角因为完成拍摄任务出色,节省了拍摄时间,放假一周。
  财务报数——平时大家都是听过就忘的,这种数字只要不查账也没人特别敏感。
  然后一组花销缩减,三组暴增。
  会议上,费丙汤一脸的严肃:“三组注意一下,我知道你们花招商的钱都跟洒水似的,但也要注意!不能把账上的钱当成自己家的随便花!”
  石磊听到点名了,但这事平时不是他负责的,他就转头看副导。
  副导瞬间出了一身汗!他马上发现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可是这里头有石导和女主角的事!
  副导赶紧小声跟石磊交待了暴增的支出都是哪些。
  石磊听明白了,但要是之前没有王青山说柳苇放假了,还是因为完成拍摄任务出色而放假,他其实也可以推出去的。
  但现在,他推不掉了。
  女主角不在,这些流水账可盖不到她头上去。
  石磊本来也是想小告一状,说女主角进了三组后什么也没干就突然走了,但——王青山先说了。
  现在状没办法告了,眼药也没办法上了,锅扣自己身上了。
  石磊盯着王青山看了一眼,心想这老头平时看着不吭不哈的,出手还挺狠的。
  今天会上被批评了,那他这个组后面就要注意流水了,不勒着裤腰过不行了,不然这个锅可是能越扣越大的。
  这老头这一手钝刀子割肉真厉害。
  第429章 开小会 会议开完,石磊犹豫了一下,还……
  会议开完,石磊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费丙汤的办公室——他原本就是想在会后过来提一提柳思思的事。
  他对这个女明星其实没有多大意见,唯一的问题只能说她加入的不是时候,她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女星,但他觉得这部电视剧不需要那么多的明星,一个陆北旌就够了,女主角反而应该选一个新人。
  不止是因为女明星不好管,更多的是他想让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更多的归功于剧组,而不是明星光环。
  当然,他不是想要换了她,这也不现实,招商会都开过了。
  他的想法是减少她的戏份,提高其他演员的存在感。
  他已经把三组的戏拍得差不多了,本来是想晾着柳思思,把她的戏份不动声色的挪给其他演员,这是很容易的,因为学校的戏本来就是群像,【杨玉蝉】和【祝颜舒】在这一部分剧情里都有爱情戏,相反,柳思思反倒没有,她和男主演【苏纯钧】的双人戏要到二组的部分才会重点拍。
  他管不了别的组,就只想在自己的组里玩点小花样。
  也算是努力向自己理想中的剧组靠拢吧。
  但这件事现在再做就有点冒风险了。
  第一是他没料到柳思思竟然突然从剧组消失了。
  她走其实没关系,因为他本来就不想用她。但他不该不把这件事放心上,导致王导一派的人问责的时候,他竟然哑口无言了。
  王导这一手是真的黑啊。
  不但在这个剧组他要卡着剧组脖子过,就是他去别的剧组,很可能也会有零星耳语说他【太能花钱】,这可不是个好评价啊。
  凭良心说,他并没有损公肥私,他也犯不着赚这点小钱。但是多花一点,给工作人员一点福利,这他是做了的。就算他用公家的钱收买人心好了,不管他是以后在央视,还是出去后,有一批熟悉的剧组人那是很省事的。
  就这一点名声,以后也贪不成了。
  唉。
  石磊进了费丙汤办公室,还没说话,费丙汤就说:“正好准备找你,你等一下再说,先去请王导过来。”
  王青山是总导演,职级比他高。石磊只好再出去请王青山来。两人一起坐下。
  费丙汤:“我刚好想开个小会找你们聊聊。”
  石磊连忙说:“孙姐还没到。”
  孙王冉,是二组导演,一直在拍陆北旌,算是陆北旌的专属导演了。
  当初选导演是,费丙汤给女主角选了个男导演,给男主角选了个女导演,就是希望能激发出一点不一样的视角和灵感。
  孙王冉也是导演系出来的,比石磊大个七八岁,已经执导过不少央视出品的家庭剧,外面的商业剧也拍过。
  费丙汤摆摆手:“今天先聊你的事,小孙等我日后找她说。说说吧,你的问题。”
  石磊心里一沉。
  他以为会议上的敲山震虎就是结束了,没想到这个小会议才是他的刑场。
  他赶紧说:“我觉得我没什么问题啊。三组的戏拍得一直都很顺利,大家配合的也都很好。”
  费丙汤一点都不给他留面子:“你还是不想用柳思思是吧,人到了,你不让她上戏,我问问你是想干什么?别跟我说什么没排过来戏,王导早跟你说了人该到了,剧务都安排好了,你没把戏排好,你干什么吃的?”
  石磊是万万没想到,他最多就晾了柳思思一天,还对她很客气,她是手眼通天吗,怎么这么快就把费丙汤给惊动了?王青山替她出气正常,费丙汤呢?就算是看在招商的份上,钱都到手了,他最多两不相帮啊。
  石磊:“我对她没有意见。她一镜都没拍,我就见了她一次,能有什么意见?排戏的事是我的失误,不过我后面也很快调整过来了,就是她放假了吧,那我也不好把人叫回来,就想等她放完了假再回来拍。您放心,我肯定不会做出有损剧组的事来的。”
  费丙汤:“哦,人到了你没戏给人,人放假了你准备好了,还要等人回来再拍。”
  石磊:“那我现在通知她回来?”他看王青山,“王导您说,我怎么做才行?”
  王青山:“你什么都不用做。等人回来,她的戏我拍。你看不上,你就别拍。”
  石磊没想到会是这样,他难得沉默了几秒,反问费丙汤:“这是打算开了我?”
  费丙汤:“你不走,谁也不会开你。你不是快拍完了吗,那剩下的让王导拍吧,你休息休息。”
  石磊僵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张口说【那我就不干了!】这句话。
  从进组后一直强硬的脊梁,这一次,他硬不起来了。
  他没有继续维持刚才的态度,但也做不到立刻就转变姿态,他只能沉默。
  “那我休息多久?”他问。
  费丙汤:“你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我不管,你给自己放个假。”
  石磊:“那我能不能在柳思思回来前把三组的戏再赶赶?”
  一个导演能留下的是什么?戏!
  他多拍一些,王青山进来后就只能少拍。
  费丙汤:“你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