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明望族 > 第272章
  幸好有沈琰在族学里的贴补,才使得一家三口没有坐吃山空。
  董举人家虽也买田置业,可到底是寒门子弟出身,祖上没有积蓄,又要照应胞弟留下的孤儿寡母,日子过的并不宽敞。这二百两银子,对于董举人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沈琰叹气道:“先生与我恩重”
  沈目光从银票上移开,有些不自在道:“大哥要收下?不退回去?”
  沈琰笑了笑:“作甚要退回去?等科试过了,咱们就搬家,正需要银钱的时候……”
  沈皱眉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虽不算是嗟来之食,可董家悔婚在前,又拿银子出来,倒像是堵大哥的嘴?大哥不是正该坚持不受?”
  沈琰看了弟弟一眼:“二弟只想不好的,怎么不想好的?老师或许只是晓得我们日子窘迫,为了我安心备考,方送银子过来。”
  “谁信哩?咱们家一直这样,要是董先生想要贴补大哥早就贴补了,何必等到这时候?大哥总是只想着旁人的好”沈撇撇嘴,道。
  “老师肯收我做弟子,好生教导我,与我已是有大恩。老师又不亏欠我,我自然记得老师的好。所谓婚约之事,当初不过是几句闲话,并未落在实处,如今不成也算不得背信弃义。若不是真心关爱我,老师也不会急我所急,赠与重金,解决我后顾之忧。难道我不念老师十分好,反而因那一分不好就心生怨恨?那是什么道理?”沈琰正色道。
  沈定定地看了兄长几眼,有些拿不准:“大哥真的不怨董家悔婚?”
  沈琰笑了笑道:“好男人何患无妻还是二弟觉得大哥没出息,以后给你说不上嫂子?”
  沈坐在椅子上,支棱着下巴,道:“要是人人都能跟大哥似的,只觉得旁人的好就好了……”
  邵氏与二房早年旧事,沈琰、沈兄弟即便从父母那里听到过些,可为尊者讳,知道的并不全。
  直到徐氏回松江,择嗣子的话出来,二房旧事才被挖了出来,兄弟两个才知晓详情。
  原本沈还因父祖不能归宗对嫡支心中埋怨,知晓当年旧事后却怨不起来。将心比心,要是有人敢害沈琰,那沈也是记恨一辈子,立誓报仇。
  不过就算大家将邵氏说的再恶毒,也不能抹杀她对三太爷十多年的养恩。这也是族中人早年觉得二房三太爷太薄情的原因。
  沈琰垂下眼帘,自嘲一笑。
  世态炎凉,人心易变,不记好的,难道只记仇?那岂不是跟自己娘亲似的,日日折磨自己不安生,自己又不是女人,非要寻人依靠,怎就不能跟沈理似的,以功名晋身,顶门立户……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时来运转(四)
  现下的隆福寺庙会,与后世沈瑞见过的那种春节时间京城各大庙会还不同。后世的庙会,是以“吃喝玩乐购”为主,现下庙会,礼佛的意义更大些。
  不过因是在新年期间,烧香拜佛的人多,寺院外头也是各种商家云集,与沈瑞先前在松江看过的佛诞庙会相似,只是规模要大的多。
  沈珏央求了沈械,说什么也要来来庙会见识见识。
  想着正式过嗣之日不远,隆福寺就在的本坊,沈械对胞弟便也多了几分纵容,就应了他的请求。
  不过沈珏所提的由他带了沈瑞、沈栋两个出来,则被沈械给否了。
  三个半大孩子,自家儿子不是圆滑的,两个弟弟又是初到京城,沈械如何能安心放他们出去。
  初二用了早饭,沈械就带了沈珏、沈瑞还有沈栋三个出来。
  京城初一香火旺盛的庙宇有数十,隆福寺虽名气大,聚集的人不少,可并没想象中的那般混乱。
  仁寿坊算是离皇城近的坊,这边住的还是官宦富庶人家为主,寻常百姓多住在南城圈出来的外城
  即来庙会,少不得要烧香拜佛,即便沈械是儒家门生,今日也“入乡随俗”。
  有上千的香客云集隆福寺外,由知客僧带了沙弥引导者,排队入内烧香。
  沈瑞等人也过去排队,前后用了一个多时辰,落了半身香火,才烧完香,从人群中挤出来。
  隆福寺前半条街,都是各色小吃摊子,沈械也是打少年过来的,自然不会刻板地不许几个小的吃外食,可外头寒风烈烈,哪里敢让他们跟旁人似的直接站在风口吃,少不得挨个摊子打包,弄了不少南边不曾见的小吃点心之类带回去。
  一行人,倒是早早就回了沈械家。
  随手寻常人家叔嫂之间亦需避讳,可械大奶奶长子都比沈珏、沈瑞两个大半岁,年岁差了太多,沈珏、沈瑞又小,倒是无需避讳太多。
  械大奶奶就直接让人将点心小吃都热了,在上房暖阁里,摆了一桌子,将两个小叔子与几位儿女都叫来。
  乳果,牛油炒面,牛肉于、黑麦小窝头……这些或是从蒙古人那边传来的吃食,都是南边没有的,就是沈栋兄弟也是初见。
  就是械大奶奶之前说过,让大家浅尝即止,省的晚饭时吃不下,不过等到械大奶奶一离开,大家一人几筷子,十来份各色吃食,也吃了七七八八。
  说到底不管是糕饼类,还是炸果,味道并不算新奇,不过为了酥软可口,都放了糖,小孩子自是爱吃。像沈珏这种嗜甜的,则更是如老鼠掉进米缸里。
  沈瑞对甜食无爱,嚼了半条牛肉于,就慢悠悠地对付半碗牛油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