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332章
  他看的清楚,不管是说话尖酸的孙班,还是作壁上观的孙瑾、孙礼,望向他的目光中都带了鄙视之意。
  这些日子,他也在自省。
  他知道家中拮据,却仍心安理得的享用人参。结果使得父母反目,老祖离开李家,祖母与长嫂那边,都生了怨恨。
  以往,他虽自诩有些小聪明,对外人有些小心机,可是真念着家里人,如今却是只想着自己个儿,压根没有想到旁人。
  他只觉得脑子“嗡嗡”直响,嗓子眼一阵腥咸。
  李语在旁,见他脸色由白变红,而后褪去血色,苍白得骇人,心中惊疑不定。
  李诚却是眼前一黑,胸中翻滚,身子直直的往后仰去。
  李语唬得魂飞魄散,侧身一步,想要去接住李诚……
  第1057章 需读《本草》
  门口这番闹腾,已经惊动了曹家人。
  早有门房通禀管家。道是李、孙两家的表少爷来了。
  曹元一边使人往里通传,一边带了两个小厮走到门口。
  李诚已是双眼紧闭,晕倒在李语身上。孙家叔侄显然没想到会有这番变故,都面色青白的愣在一边。
  “表少爷这是怎么了?快扶到府里来。”曹元见状,不敢耽搁,忙使人扶了李诚进门。
  曹颙正在厅上,见简亲王府的管家。
  因曹颙在内务府任上办的内务府银行,使得简亲王占了大头,简亲王这些年来待曹颙还算亲近,两府也有人情往来。
  听说曹颙今年不办生日宴,简亲王就使了管家,提前一日送寿礼过来。
  见有小厮来禀,晓得曹颙有其他客人,那管家便起身告辞。曹颙使人叫来吴茂,送管家离去。
  这会儿功夫,曹元带着李、孙两家子弟也饶过影壁,进了院子。
  曹颙在客厅上听到外头繁杂的脚步声,觉得不对,走到客厅门口张望。
  看到人事不知的李诚,曹颙也唬了一跳,忙打发人去请太医。
  李诚不过是急怒攻心,被抬进客厅后,不多时就幽幽醒来。
  看到大家都围着他,他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视线落到曹颙身上,挣扎着起身,口中说着贺寿的吉祥话。
  见他容颜枯瘦,眼下发青,曹颙心中有些不落忍。这个李诚,曾是李家最得意的子孙,如今却是疾病缠身。
  曹颙想起李氏曾吩咐自己请方仲公给李诚诊脉的,却是一直忙,忘了这茬。
  “你既不舒坦,还折腾过来作甚?幸好不是在马上,要不然就要出大事!”曹颙说着,又对李语道:“你做哥哥的,怎么不劝劝他,任由他胡闹?”
  虽说是教训的话,其中却不自觉的带了长辈的关切。
  李诚听了,心中百感交加。
  自打李家进京来,曹颙虽多有援手,可是待他们也不甚热络。王氏、孙氏是深宅妇人,有所怨愤。李诚却晓得,曹家能做到这个的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早在曹寅还在世时,曹李两家的关系就有所疏远。
  这些年来,多是祖父主动安排,才使得两家面上还保持往来。可是曹颙这边,因少年进京,同李家众人接触有限,关系越发疏离。
  其实,曹颙是从李诚身上,想到《红楼梦》。如今曹家幸存,李家也没有殃及子孙,历史细微之处已经有所改变。
  李诚年纪不大,却也有鲜衣怒马之时。
  李诚苦读备考之事,曹颙已听说。对于李家众人将复兴希望都寄托在李诚身上,曹颙并不赞同。
  内务府人家,不是科班出身,从吏员熬起出人头地的大有人在。
  一个家族的复兴希望,压在一个十七岁的半大孩子身上,别说李诚有宿疾,就算他是好的,也未必受得住。
  李语见斥责到自己头上,也不好分辨,说出是被舅舅说话给气的,只能躬身道:“是侄儿疏忽了。”
  曹颙见他如此恭顺,倒是有些老脸发红。自己这个表叔,当得可不怎么样。只图自己省心,待人倒是有些凉薄。
  孙瑾还好,只垂手在旁;孙班见曹颙只顾同李家人说话,心下不忿,开口道:“既是寿礼送来,那小弟就先回去了。”
  曹颙见他下巴抬得老高,眉眼间难掩傲气,心下诧异。
  孙文成那样老成的人,怎么就不会教儿子,一个两个都这样。这个孙班,不愧是孙珏的同胞兄弟,这种肚子里空空、面上狂傲的模样,一般无二。
  外甥晕厥,作为亲舅舅,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这不仅是凉薄,还是没心没肺。
  随即,曹颙扫了眼旁边垂手而立的孙瑾与孙礼两个,他们叔侄两个虽没有开口,可是都望着李诚,面带忧色。
  看来“子不教,父之过”并不是十分有理,孩子的言行也容易受生母影响。孙文成子嗣多,长孙又将长成,倒是占了大便宜。
  “若是表弟忙,我就不留客了。”曹颙淡淡的道。
  孙班倒是不失礼数,躬身道:“那小弟就先行一步了。”说着,望向孙瑾与孙礼二个,大喇喇道:“礼哥儿,二哥,还不快告辞,嗯?”
  曹颙见状,越发不喜。
  曹家二房也有庶子,不说哥哥们对庶弟如何,比曹项年幼的曹頫即便受尽宠爱,也记得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待庶兄与其他兄弟没有什么不同。
  孙瑾与孙礼刚要开口,就听曹颙道:“我们老太太前几日还念叨你们,难得你们过来一趟,用了饭再回去。”说到这里,又对李语、李诚兄弟道:“你们两个也留下,老太君回来这许久,也不见你们来请安,今儿晓得你们过来,定是欢喜。”